省直部门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 沐浴春风谈经论道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校长交流会纪实
时间: 2017-04-05 21:44 来源: 山东省海峡两岸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
由山东省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会同德州市、济南市槐荫区和天桥区等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交流团一行37人,于3月27日到4月2日怀着探索“基于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初衷,赴台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校长交流会”。
交流会期间,山东校长们与31位台湾专家、校长探讨交流,立足实际,深度学习,交流碰撞,取长补短,感受名校名师捍卫教育梦想、实现教育理想的风采,探讨两岸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共荣发展之路。
本届交流会共包含台湾师范大学主会场、台中教育大学分会场及台北丽山高中、台北景美小学、台中明道中学三场主题交流。两岸共10位专家、24所学校的校长分享了TED18分钟演讲。针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整合、校本教材建设、教学法及评价方面的最新探索,分享成功经验。借用一位参会校长的感慨——“在教育的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台湾师范大学钟宗宪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主会场,以“核心素养”教育主题展开研讨。台湾师范大学钟宗宪教授分享台湾12年语文教育的文化教学趋势,从愿景、理念和目标等方面介绍了台湾目前将要实施的12年教育,“成就每一个孩子——适性养才、终身学习”。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段心仪理事长致辞
私立奎山学校,自建校之初就秉承杜威生活教育理念,年过六旬的吴正东校长提倡将诗文“知行合一”内化为孩子的核心素养,“生活即教育”。
台湾政治大学名誉教授、2015年孔子文化奖获得者董金裕
台湾政治大学名誉教授、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获得者董金裕先生点评各位教育先进的分享,两岸教育同根同源,互通有无,殊途同归,可以实现多元、融合发展。
台中教育大学分会场,以“有效教学法”主题为核心,高玮谦教授的“读经教育”分享、杨裕贸教授以及马行谊教授以“湖心投石”教学系统为核心的“有效的语文教学”,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一个适宜的教学法对学校教学的拉动何等重要,关键在于如何转变教师观念,释放活力,提升教学能力。
台中教育大学分会场
台北丽山高中分会场,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为核心。通过观摩徐茂伟老师的《孟子》课堂,大家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好的课堂什么样有了更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师生的平等对话,启发训练学生的思维。
台北景美小学分会场,以“校长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台湾校长谈的最多的是“适性扬才”,围绕育人目标构筑特色校本课程。在台北景美小学黄秀君校长、新竹科园小学陈严坤校长等人的分享中,还提到关注课程的实施效果,以多元评价为导向,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并配套得当有效的保障措施,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徐茂伟老师《孟子》课堂
台中明道中学分会场,以“一切皆课程”为核心。两岸校长一致认为,好校长的核心价值在于专业化办学,站在一个校长的角度对学校进行顶层设计,透过宏观思维与战略决策,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聚焦学校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统整学校文化,发展特色校本课程体系。这一点台湾校长已经形成良好的传统,而山东校长正积极向专业办学转型中。
阳光活力的明道学子
透过一场场专家报告、校长交流、课堂观课、学生反馈,校长们提及最多的,是深深感受到的台湾良好的教育文化——以生为本,强调“知行合一”,而这也是目前山东学校正在积极发展和追求的教育目标。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杨世瑞校长专程赶到会场,与山东教育同仁分享办学心得。桃园多名校长得知交流会消息,主动报名参加交流。明道中学林雯琪副校长即使考试期间,依然诚意接待访问,只为教育可以更好。
山东省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王久伟院长
山东省海峡两岸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王久伟院长在介绍历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一直延续和传承的精神时提出,从办学实务到校长价值,从教育梦想到时代责任,两岸教育的良性合作和协同发展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助力。研究院将致力于打造两岸中小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机制的平台,帮助学校探索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发展,从质量发展到特色发展,从模仿发展到创新发展的办学之路。
一周密集又充实的研讨已落下帷幕,但教育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让我们“回归传统,再度出发”。(山东省海峡两岸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